你的位置:高安凤凰广场福利彩票 > 新闻动态 > 韩国向中国要高句丽石碑:称这是他们祖先的,日本人:能看懂吗?
新闻动态
韩国向中国要高句丽石碑:称这是他们祖先的,日本人:能看懂吗?
发布日期:2025-02-05 11:36    点击次数:121

引言

2012年,在集安市郊区的麻线河边发现了一块魏晋时期的石碑。

这块石碑与晚清时期发现的另一块高句丽石碑——好太王碑,有着深厚的联系。

好太王碑记录了好太王南征北战、拓展疆域,以及创立“守陵烟户”制度的历史。

这块新发现的石碑内容谴责守陵的烟户私自交易田地和房屋,强调必须严格禁止这种行为。

因此,考古学家推测这块石碑的年代应该属于好太王时期,毫无疑问地是高句丽的石碑。

高句丽石碑的发现引起了韩国的广泛关注,韩国企业纷纷资助多场学术研讨会,众多韩国历史学者参与讨论,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数量仅次于中国。

甚至有人提出,高句丽的石碑是韩国的祖先所遗留的,要求中国将石碑归还给韩国。面对韩国这种无耻的说法,连旁边的日本都忍不住反驳,问韩国人是否真的能理解碑文上的字?

(高句丽)

一、高句丽的族源

韩国人之所以对这块石碑感兴趣,主要是因为许多朝鲜和韩国的学者认为朝鲜民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高句丽。

朝鲜人对此的重视程度与韩国人相当,甚至公开宣称自己是“白头山(即长白山)血裔”,只不过由于朝鲜国家的封闭和经济的落后,相关研究工作被韩国抢占了先机。

要探讨朝韩这些言论的合理性,需要从高句丽的起源、演变以及其最终去向进行分析。

高句丽族源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秽貊说”。该理论基于对高句丽“五部”文化的深入研究,认为高句丽的起源与东北地区的秽貊族密切相关,主要族源则是生活在浑江中游及鸭绿江中游区域的貊人。

尽管高句丽的远古祖先朱蒙是扶余人,但这一部分人并不占主导地位,主要还是属于秽貊族群体。

(秽貊)

第二种观点被称为“扶余说”,它认为高句丽的起源是扶余人朱蒙的后代,并且没有复杂的分支关系。

第三种观点是“高夷说”,主张《魏略》中提到的高夷实际上指的是高句丽。

除了认为高句丽起源于东北的观点外,还有人主张其起源于东夷,归属于炎帝的血统。

该派论述了“高句丽”一词的起源和演变,认为这一名称源自东夷的“芥莱”。据说芥莱曾与黄帝对抗,战败后逃往东北,成为高句丽的祖先。炎帝的后裔之所以不如黄帝的后代显赫,是因为炎帝的主要族群已不复存在。

(高句丽遗址)

支持“东夷说”的学者坚定地表示“这是不容置疑的论点”,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显得有些牵强,无法令人完全信服。

目前颇为流行的理论是“多源多流说”。虽然这个理论有些宽泛,但从常理来看,它确实是最有可能贴近现实的理论。

高句丽的族源主要由东北地区的多个少数民族构成,其中部分民族是从东夷北迁而来,另一部分则是从扶余南下而来。各族群在该地区交融生活,直到高句丽建立国家后,才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高句丽)

二、高句丽的流向

高句丽灭亡后,其后裔四散逃亡,逐步与周围的民族融合,现如今,高句丽的民族特性已然消失。

高句丽民族的来源丰富多样,去向也各不相同。

其中一部分被唐朝强制迁移到中原地区,逐渐融入了汉族文化。

有一部分人留在当地,与粟末靺鞨共同建立了渤海国。渤海国中的高姓可能是高句丽的后裔。在渤海国灭亡之后,他们最终迁移到东蒙、山东等地,逐渐融入了汉族。

有一部分人逃到了突厥地区,暂时定居在那里,后来在高文的带领下,他们投降于唐朝,并搬到了河南。

另一部分向南迁移,与昔日竞争对手新罗和百济融合,成为后来的朝鲜和韩国的祖先。

(渤海国)

也就是说,高句丽民族在散逸后,经过多次变迁,最终与汉族融合,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朝鲜民族的一个来源。

根据今天朝鲜民族的姓氏,大多数仍然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而少部分则起源于高句丽。

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无论是在高句丽灭亡之前还是之后,边境地区的人口流动和通婚现象都很普遍,毕竟古代国家对于边界的管理能力十分有限。

(好太王碑)

高句丽灭亡后,这些人很可能会前往南方的亲戚家,不过由于高句丽与新罗、百济之间的敌对关系,这种情况可能并不常见。

1990年,李殿福和孙玉良合著的《高句丽简史》中提到,辽宁省台安县的大高丽房子村有高氏家族居住。他们的家谱显示,家族是高句丽长寿王的后裔,如今已与汉族融为一体。

根据该书中韩国研究人员的调查表格,当询问高氏后代是否有意愿转为朝鲜族时,被调查者的回答是:“没有,因为我们的语言和习俗已经汉化了。”

这表明汉族已经建立了民族自我认同。这为高句丽族融入汉族提供了依据。

(王氏高丽)

三、高句丽政权的归属

根据《汉书》《魏书》《晋书》《三国志》等历史文献的记载,高句丽被视为中原政权的附属国,普遍认为其是朝贡体系的组成部分。

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争议,也无需对此进行任何炒作。

最早对高句丽归属提出质疑的是一群旧日本帝国的官方文人。由于他们有合并朝鲜和占领东北的需要,试图证明高句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目的只是为了为伪满洲国的建立寻找历史依据。

之后,一些韩国和朝鲜的学者延续了这一看法,认为高句丽和高丽是一个持续的政治实体,以此为依据支持其对辽东半岛的领土主张。由于韩国与中国没有直接接壤,因而对此最为积极的是朝鲜,朝鲜的官方宣传始终将长白山视为其领土的一部分。

(朝鲜李朝)

王氏高丽与高句丽之间的关系本就是一段复杂的历史,争论已持续了多轮。无论你撰写多少篇论文来证明两者存在关联,对方也能反驳出更多的论文来否定这种联系。

同样的证据,若解读角度不同,可能会被理解为有联系,也可能被看作没有联系。

实际上,历史上是否存在关联并不关键,高句丽作为一个古代国家已经消亡,这是毋庸置疑的。它与之后的任何政权之间不可能存在延续性。

(长白山)

即使王氏高丽是高句丽的后裔又有什么关系,首先,现代国家的边界是由历史演变、政府协商与国际认可所决定的,不能仅凭“历史上属于谁就是谁”的观点,否则整个欧亚大陆都应该归蒙古人所有。

其次,历史早已超越了以统治者血统为基础的统治时代,现代的英国并不是由国王所统治的国家,而是属于英国人民的国家。安茹王朝曾统治阿基坦,但如今那片土地已属法国,英国人对此并无异议。同样,现代的朝鲜与曾经高丽王朝所统治的土地之间也没有直接关联。

毫无疑问,最明显的证据其实就在韩国人面前,只是他们选择忽视而已。即便连日本都敢坦诚承认曾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但韩国却是个特例,他们不使用汉字,而是选择创造出自己的韩文。

你瞧,现在的高句丽石碑全都使用我们的汉字书写,韩国人怎么还敢声称这是他们的呢?

(高句丽遗址)

#图文打卡贺新春#